板形不良的调整方法主要有压下量(轧制力)调整法、张力调整法和热凸度调整法。
压下量调整法具有调整速度快、效果显著的优点。当出项中间浪时适当增加一些压下量,当出现边浪时适当减小一些压下量,马上就会使板形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在人工操作的轧机上,它一直是调整板形不良的主要方法。压下量调整法的缺点是在调整板形的同时也改变了辊缝,势必导致出口厚度和其他参数发生变化,而且调整过程不稳定,需多次调整才能得到稳定良好板形。
张力调整法主要是通过后张力的变化来进行调整的。当出现中间浪时,适当减少后张力,一方面可使轧辊的热凸度减小,另一方面可使轧辊的挠度增大,从而使板形得到改善。当出现边浪时,调整后张力的情况正好与出现中浪时调整后张力的情况相反。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调整时,后张力的调整量要受到张力本身所允许的上、下限的限制。
热凸度调整法是通过改变轧辊热凸度来进行调整的。当出现中间浪时,加大中间喷嘴的冷却液的流量,或减小两侧喷嘴的冷却液的流量。出现边浪时,与中间浪相反。缺点是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与其说用它来进行调整,倒不如用它来进行预防。
在轧制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促使工作辊的实际凸度和绕度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调整辊形就显得非常重要。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按合理的辊形设计,根据经验或计算对给定规格求出工作辊的原始凸度,使其保持所需板形及横向厚差。即用不同的工作辊原始凸度来适应各种规格的带材;
2.调节沿辊身长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即改变各段冷却液的数量,流量和温度。
3.改变压下规程,调整轧制力,改变轧辊实际绕度。
4.采用液压弯辊装置,调节轧辊绕度,改变轧辊实际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