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种类
|
腐蚀形态
|
原因与机构
|
防治方法
|
均匀腐蚀
|
全面腐蚀
|
不锈钢处于强酸、强碱溶液中,大多是属于均匀腐蚀。
|
1、避免使用于强酸强碱之环境中。
2、选用不用耐蚀环境之钢种。
|
双金属腐蚀(电流腐蚀)
|
局部腐蚀
|
不同金属接合后,因其电位不同,形成封闭回路,有电流产生,活性大者为阳极,发生腐蚀反应
|
1、选择电位相近之金属。
2、在扣件与底材之间使用橡胶或陶瓷垫片。
3、扣件材料选用比底材较钝态之金属。
4、成为阳极的活性金属,表面积尽可能放大。
|
孔蚀
|
局部腐蚀
|
1、溶液中含有氯化物几溴化物的卤素离子,能突破不锈钢表面的钝化膜,产生腐蚀。2、金属表面有灰尘、铁屑、污物等沉积物,回阻碍不锈钢与空气接触,做成缺氧,使钝化膜失去功效,产生孔蚀
|
1、选用抗孔蚀性良好之钢种,如316、316L、317、317L、329,甚至镍基合金。
2、降低卤素离子浓度,特别是Cl和Br。
3、在低温操作,应保持液体流动。
4、加入抑制剂如NaNo3,可降低孔蚀发生。
5、加入NaOH提高PH值,PH≥11不会产生孔蚀。
6、采阴保护法。
|
间隙腐蚀
|
局部腐蚀
|
主要原因是间隙内溶液不能流通,溶液滞留过久缺乏氧气,造成间隙口内外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差异。金属离子差异,形成金属离子电池。溶液含氧量的差异,形成氧气容池。
|
1、减少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界面产生间隙,定期使用碱性清洁剂清理沉积物。
2、避免溶液产生溶液滞留区。
3、配件结合处尽可能用焊接,以代替螺丝、铆钉连接。
4、采用阴极保护法。
|
粒间腐蚀
|
局部腐蚀
|
沃斯田不锈钢缓慢经过450-850℃范围时,碳和铬形成碳化铬析出于晶体边界,其邻近之铬含量因而减少,形成缺铬区,因此抗蚀性大减,此称为敏化现象。
|
1、施予高温固溶化处理,使碳化铬溶解,并急速冷却以防碳化铬析出。
2、降低C含量避免碳化物析出。
3、添加安定剂钛(Ti)或铌(Nb)。
|
应力腐蚀
|
局部腐蚀
|
金属材料受到应力(拉应力)且至于腐蚀环境下,所造成的腐蚀称为应力腐蚀。
|
1、减少Clˉ与OHˉ等有害离子,或加入NO3ˉ等抑制剂。
2、加工时避免残留应力,如有应力应予清除处理。3、操作温度低于80℃4、采用阴极保护法。
|
冲蚀
|
局部腐蚀
|
冲蚀产生的原因包括高速流体与腐蚀液体须同时存在才可以。
|
1、改变腐蚀环境,除去悬浮的固定颗粒,添加抑制剂,降低流体的腐蚀性。
2、使溶液流动顺畅,不产生乱流。
3、选用抗冲蚀性较好的材料。
|